最好的告别:生活的目的
继《安乐死现场》之后,读完了《最好的告别》,记些笔记。
人类生命轨迹的变化
在现代医学发展起来之前,人类的生命轨迹是这样:
人往往突然死亡,而且,可能发生在生命的任何阶段,事实上,古人早夭的特别多,即便有幸活到成年,也常因为一个小病、一个小意外而亡。古代医疗在治病续命这件事上,作用很小。
到了现代,人类的生命轨迹变成这样:
因为现代医疗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早夭已经大幅降低,大多数人都能活到成年、老年。整个生命过程,一般的小病、小意外,都不足以致命。现代人的死亡,多是因为衰老导致的,因为衰老,身体机能下降,进而产生各种老年病或癌症,最终死亡。
实际上,通过医疗手段,生命的最后阶段被拉的很长:
本书所讨论的,正是生命的最后这段。
养老形式的变迁
古代的养老,是以家庭/家族为单位,之所以这样,有几个条件。
- 一个家族中,能活到老年的人其实不多,但子嗣众多,使得轮流照看,共同分担成为可能。
- 老人在家族中往往掌握着权利、财产等,直到死去才会分家。同时社会的流动性很差,年轻人除了依附家族,选择极少,不得不赡养老人。
- 教育不发达、信息匮乏,知识和经验依赖老人的口口相传,老人掌握了知识、经验和人脉等一切资源。
以上三个条件,现代社会中,都消解了。
养老当然仍然是家庭的事,但也越来越成为个人和社会的事。年轻人有选择了,老年人其实也有选择了,比如社会保险、商业保险、护工等等,也不用拘泥于养儿防老。
任何系统,一旦选择多了,便呈现出多样性的结构,这是进步的表现。
一个实验
1991年,在纽约州北部的小镇新柏林,一位名叫比尔·托马斯的年轻医生做了一个实验。他当时31岁,结束家庭医学住院医师的培训还不到两年,刚刚接任大通纪念疗养院(Chase Memorial Nursing Home)医疗主任一职。这所疗养院收住了80位严重失能的老人。一半老人属身体残障,80%的老人患阿尔茨海默病或者其他类型的认知障碍。
他的实验是抗击他所谓的疗养院的三大瘟疫: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而方法也非常简单,就是为疗养院引入2条狗、4只猫和100多只鸟。
这个方案被很多人反对,因为这会影响到卫生,给老人健康带来不可控的因素。不过,他最后想方设法达成了目的。为疗养院成功引入了这些动物,并且让老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照料这些动物。在照料动物的过程中,老人们的精神状态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研究者研究了该项目两年间的效果,发现与附近另一家疗养院相比,大通疗养院居民所需的处方数据下降了一半,针对痛苦的精神类药物下降尤明显。
人活着,需要理由。
生活的目的
衰老和死亡不可避免,这是事实,每个人都知道。但日常生活中,没有谁会天天把这个事实放在心里提醒自己。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会随年龄增长有些潜移默化的转变。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劳拉·卡斯滕森做了一项长期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从在意实现、拥有和得到转而懂得欣赏生活的愉悦和亲密关系。并且,这个结论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
如果这样,为什么我们要等到老了再去调整生活的优先事项呢?为什么不现在就开始享受生活的细节。
更重要的是,这看起来与年龄有关,但其实是你离死亡有多近,许多面对死亡的年轻人(如身患癌症),会产生同样的心理变化。
人的一生放在历史长河中,太短了,但沉浸在日常琐碎中,又意识不到这些。没到生死关头,死亡离生活太遥远。所以,偶尔思考死亡,以终为始,想想生活的目的,未尝不是好事。
最后
这本书看了有两个月了,想写点啥,但一直拖着。
周五体检,又是一堆的小毛病,想起来这本书,写下这篇文章。
唯有快是去才能懂的放下,让许多人提前欣赏,放下真是太难了,不过不得不承认社会的发展就是由于人想要得到更好。
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哲学,也很重要。
推荐斯多葛主义。
哈哈,知识盲区,看了下wikipedia,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