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Tiago Forte的《打造第二大脑》,然后开始整理Obsidian笔记,还没整理完。

笔记库中最多的是日记,每天一篇,在经常断更的情况下,也积累了2000多篇。

其次,就是各种批量导入的笔记,加起来也有2000多篇,主要包括:

  1. Omnivoer的划线
  2. Hypothesis的划线
  3. 微信读书的划线
  4. Memos备份
  5. 微博备份

再次,是博客文章,有480余篇。

最后,剩下的笔记预计不超过500篇,真正自己撰写的,思考总结类笔记非常少。

我喜欢折腾笔记,从Evernote到Obsidian,存下了许多笔记,但我也清晰的意识到,这些内容对我的创作或思考,并没有产生太多价值。

整理的过程中,重读其中一些笔记,发现批量导入类的笔记,超过90%没有价值,即便微信读书的划线也不例外,已经删除了约1000篇,还在继续删除中。

道理也很简单,在阅读过程中,大量划线是即兴冲动,比如:

  • 一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看着有道理但不足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 脱离上下文(包括文本本身以及彼时的阅读心境)后没有价值了
  • 读的时候很痛快但并非自己长期关注的领域,典型的比如政治类评论

换一个角度,划线笔记都是原文摘录,Google都能搜索到,而Google能搜索到的内容,都不值得保存为笔记

划线摘录,搭配自己的创作才有价值,比如添加自己的评论、自己的相关经历、联想到的其它文章内容。这些评论和联结,是Google搜索不到的,是私人笔记的价值所在。

从学习的角度看,大脑存在生成效应,相对于从简单的阅读中得到的信息,人们更容易记住自己头脑中生成的信息。自己写的,将更容易被记住。

过去,我喜欢把Obsidian当作All in one的数据仓库,每次选择在线服务(如稍后阅读应用),也会把是否有Obsidian插件支持该服务的数据批量导入作为关键因素考量。是时候放弃这个思路了,我已经卸载了OmnioverWeread两个Obsidian插件,Obsidian只记录经过自己加工的笔记。

🔔 Email 或 RSS 订阅本博客

已有 28 条评论

  1. gzj gzj

    页面真好看

  2. 看阅读习惯,我也是收藏后少于翻看阅读的人,更在意第一次阅读后的吸收,事后往往也忘记曾经收藏过相关文章。

    1. 主要是搜索引擎太好用了,再需要的时候多数内容能够再搜到。

  3. 收藏即学会。

    1. 哈哈,你是懂收藏的。

  4. 其实每个人对于笔记的看法和用途都不一样,有的人把笔记当一个文献库,有的人只用来写日记,有的人做各种读书笔记,找到自己喜欢的用途去坚持就难能可贵啦

    1. 我比较赞同你的看法

  5. 其实每个人对于笔记的看法和用途都不一样,有的人把笔记当一个文献库,有的人只用来写日记,有的人做各种读书笔记,找到自己喜欢的用途去坚持就难能可贵啦

    1. 对,本文限定在把笔记当「第二大脑」辅助思考和创业的定义内。

  6. 大多数笔记记了也不会再翻,其实自己深思熟虑后的博文也不怎么翻看,真正有用的还是存在于脑子中的,无论多少,总能随时翻检。

    1. 说得也是,我的博客也很少重新读。除了教程类,偶尔还会再参考。

  7. kevin kevin

    你怎么看待Obsidian与Logseq,哪个更适合做“第二大脑”呢?

    1. logseq我写过两篇:
      Obsidian和Logseq 对比:https://www.skyue.com/22040623.html
      Logseq中page、block和namespace 的用法:https://www.skyue.com/22072311.html

  8. 几年前我从从 Evernote 迁移到 Obsidian,删除了近几千条的笔记。笔记也是有期限的,要不断的维护和迭代才有意义。现在的笔记量不多,但都是自己精心编辑过的,常读常新。

    1. 这次整理,深有同感。

  9. 看到好多人都在用obsidian,不过我刚开始一直在用joplin,除了主题差了点,其他也都挺好。

    1. joplin也很好,适合就行。

  10. 我笔记也是大多不是自己写的,一百万字得有七八十万字都是摘抄备忘,教程,不错文章,代码片段之类的。
    虽然历史典故等划线确实有整理价值,但是估计也不会整理,毕竟记录的时候有一定规律,打算直接归档。能用到的文档转成 pdf ,epub 方便查找。其他可能全存到 sqlite 里,写个服务读取搜索什么的的。

    1. 记录有规律本身就挺难。
      我的大量摘录笔记,连分类和标签都不打的。整理起来就很痛苦。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