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非自己写的不值得记录
最近读了Tiago Forte的《打造第二大脑》,然后开始整理Obsidian笔记,还没整理完。
笔记库中最多的是日记,每天一篇,在经常断更的情况下,也积累了2000多篇。
其次,就是各种批量导入的笔记,加起来也有2000多篇,主要包括:
- Omnivoer的划线
- Hypothesis的划线
- 微信读书的划线
- Memos备份
- 微博备份
再次,是博客文章,有480余篇。
最后,剩下的笔记预计不超过500篇,真正自己撰写的,思考总结类笔记非常少。
我喜欢折腾笔记,从Evernote到Obsidian,存下了许多笔记,但我也清晰的意识到,这些内容对我的创作或思考,并没有产生太多价值。
整理的过程中,重读其中一些笔记,发现批量导入类的笔记,超过90%没有价值,即便微信读书的划线也不例外,已经删除了约1000篇,还在继续删除中。
道理也很简单,在阅读过程中,大量划线是即兴冲动,比如:
- 一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看着有道理但不足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 脱离上下文(包括文本本身以及彼时的阅读心境)后没有价值了
- 读的时候很痛快但并非自己长期关注的领域,典型的比如政治类评论
换一个角度,划线笔记都是原文摘录,Google都能搜索到,而Google能搜索到的内容,都不值得保存为笔记。
划线摘录,搭配自己的创作才有价值,比如添加自己的评论、自己的相关经历、联想到的其它文章内容。这些评论和联结,是Google搜索不到的,是私人笔记的价值所在。
从学习的角度看,大脑存在生成效应,相对于从简单的阅读中得到的信息,人们更容易记住自己头脑中生成的信息。自己写的,将更容易被记住。
过去,我喜欢把Obsidian当作All in one的数据仓库,每次选择在线服务(如稍后阅读应用),也会把是否有Obsidian插件支持该服务的数据批量导入作为关键因素考量。是时候放弃这个思路了,我已经卸载了Omniover和Weread两个Obsidian插件,Obsidian只记录经过自己加工的笔记。
看到好多人都在用obsidian,不过我刚开始一直在用joplin,除了主题差了点,其他也都挺好。
joplin也很好,适合就行。
我笔记也是大多不是自己写的,一百万字得有七八十万字都是摘抄备忘,教程,不错文章,代码片段之类的。
虽然历史典故等划线确实有整理价值,但是估计也不会整理,毕竟记录的时候有一定规律,打算直接归档。能用到的文档转成 pdf ,epub 方便查找。其他可能全存到 sqlite 里,写个服务读取搜索什么的的。
记录有规律本身就挺难。
我的大量摘录笔记,连分类和标签都不打的。整理起来就很痛苦。
我现在似乎已经不把Obsidian当作笔记软件了,更多的是一种TODO List工具,用的最多的就是日记和看板,其中日记也并不完整的一天总结,而是一天一种的碎片想法。
我的todo也在Obsidian中,Tasks插件越来越好用了。
深有同感,以前还采集整合中医药内容,现在只做自己了解的、学习的、研究的……
玩笔记的必经之路,估计都有这个转变。
最近我也有类似的感觉,而我现在已经从 obsidian 迁出,将大部分的自己做的笔记(日记,思考等)放在了 silverbullet 上。
Obsidian 繁杂的系统和移动端难以使用的特点导致他不太适合用来记录生活中各种的突发奇想。但是对我来说 silverbullet 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我也没放弃使用 obsidian,我认为 obsidian 更适合用来进行长时间专注的文本编辑,用来生产比如博客和技术总结的内容。
Obsidian都是本地md文件,所以我的突发奇想这种,用ios的捷径记录,来解决移动端启动速度慢的问题。
看了下silverbullet,很像是web版的obsidian?
回复的邮件被不小心放进 spam 没有看到。不好意思。
Silverbullet 感觉比 obsidian 更 hacker 一点。它提供的东西往往都需要编程基础才能理解的比较好,但是它的优势很明显:
很轻量,也可以本地:我一般用 Obsidian 在安卓上要 等待 5s 才能打开软件,Silverbullet 基本上是马上响应可以打开。可拓展性强。我个人没有 JS 的技术栈,但用社区里面提供的各种 example 依然可以实现非常多自己想要的功能。同时 silverbullet 对于 Markdown 的 indexing 非常有细粒度,task, paragraph 等等都可以单独 index,这解决了我之前对 Obsidian 很大的一部分不满,也让他类似于 dataview 的功能更加强大。天然解决了多设备同步的问题:这个不用多说,它自带 pwa 可以用浏览器自带的存储同步到本地。我完全不需要折腾 syncthing 之类的额外内容。总结起来,我觉得它更类似于 hacker 版本的 Notion,同时我觉得它的设计远比 Obsidian 之类的面向普通人的笔记软件要合理。对我来说,Silverbullet 是我这两年遇到的最舒服的笔记软件,我只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就让他带给我的价值超过了我折腾的时间。我非常推荐喜欢 self-hosting 的朋友去尝试。
我的解决思路是笔记存到对象存储或 WebDAV ,然后用其他软件增删改查。具体来说就是写个后端程序操作对象存储中文件,暴露 API 给微信,读书软件, IOS 捷径,或者安卓 FV 悬浮球,WEB 前端使用。
存在 WebDAV 里用 EM 笔记直接读写,坚果云或 AList 读写也勉强能当个便签使用,打开速度比 Obsidian 快。
这套搞起来,技术门槛不低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