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转经营贷是怎么回事
今年以来,经常收到银行或中介电话,讲现在利率如何如何低,询问我有没有贷款需求。估计很多人都收到类似电话。
于是上周六,约了两家中介公司了解情况,两家公司都在杭州钱江新城。
流程
利率当然是这件事值不值得做的关键所在,但这件事的风险却更多体现在操作流程,会不会被骗,有没有合规性问题。所以,首先重点了解了整个方案的操作流程。
两轮沟通下来,他们的业务流程大概如下:
- 客户提供征信并明确需求,中介出抵押贷款方案,双方达成一致。
- 客户向原银行申请提前还贷,需要拿到银行的同意提前还款的批复函,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个月。
- 客户到房管局拿到他项权证,一个绿本,区别与红本(不动产权证)。
- 有提前还款的批复函和他项权证后,与中介公司签服务合同,中介公司开始准备营业执照、购销合同等办理抵押贷款所需材料,以及提前还款的垫资资金。这份合同需要交一点保证金,几千块到一万不等,有得谈。
- 为节约垫资成本,通常在还款前一天,资方将钱打到客户账户。
- 客户提前还款。
- 在新银行办理抵押贷款,从申请到放款,据说不超过3个工作日。贷款期限最长可做20年,还款方式先息后本,等额本息均可。
- 放款后,还掉垫资本金及手续费,并支付中介服务费。
整个过程涉及很多方,关键角色包括客户、原银行、新银行、中介、资方。客户与各方关系如下:
- 原银行:提前还款,结束房贷合同。
- 中介:签服务合同,服务内容包括提前垫资、准备抵押贷款材料、到新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等。
- 资方:资方是中介合作方,不与客户直接签合同。
- 新银行:客户与新银行签署抵押贷款合同。
对客户来说,整个过程有两份关键合同:
- 与中介签的服务合同
- 与新银行签的抵押贷款合同
整个流程完成后,服务合同中止,对客户来说,只剩与银行的抵押贷款合同,按期还款即可。
在其中一家公司,我要了一份客户服务合同看了看,是一份基础的合同,比较敏感的部分大概是违约条款,我看的这份客户违约需要按贷款总额的百分比支付违约金。
流程中有个他项权证,中介介绍这是资方垫资要查验的,它比不动产权证(红本)更可靠,不易造假。
利率与费用
只要征信没有问题,银行抵押贷款的利率通常能做到3%,即与新银行签的贷款合同,利率3%。这部分中介没有太多控制权,主要是银行基于征信决定的。
此外就是中介的费用,构成主要有两个部分:
- 中介服务费:通常按贷款总额的百分比收,比如3%。
- 垫资手续费:垫资总额的千分之一,按天计算,通常垫资周期在5个工作日以内。
如果贷款100万,中介服务费就是3万;同时假设100万全部用垫资,时间5天,垫资手续费就是5000。总费用为3.5万。
有家中介直接按总利率3.7%报价,其中0.7%包含了中介服务费和垫资手续费,这种方式费用与贷款年限有关,比如100万贷10年,就收7万费用,20年就会收14万。
当然了,所有费用都有得谈。
风险
其中的风险,我觉得有两类:
- 直接被骗
- 因贷款资金使用不合规,被银行提前抽贷
关于第1类,从资金的流向来看,被骗的风险还好。毕竟客户前期只需要交少量的合同保证金,资方反而需要垫资很多钱,这部分钱是客户拿到银行放贷后才还的。我特别问到垫资是否需要抵押,中介说没有。如果这样,最多被骗合同保证金。
第2类风险,我也问了中介,中介提到他们会在贷款申请材料中做充分的准备和规避,只要客户没有违法、赌博、投资等高风险行为,通常不会被抽贷。
但本质上,经营性贷款用于还房贷是违反贷款合同的,这始终是个定时炸弹。贷款周期只有两三年或许还好,但长达10年、20年的贷款周期,风险会被放大。
也有朋友没走中介直接与银行对接办经营性贷款置换房贷,就是自己准备营业执照等材料,麻烦一些,但成本低的多。不过,关于抽贷的风险同样存在。
以上是我目前了解到的情况。
谨慎如我,应该不会办,但这么低的利率真的很香。有没有懂行的网友在评论区讲讲,这事靠谱吗?风险大不大?
原来还可以这么操作,我之前转了公积金贷款。
银行真应该给大家房贷降降息,才有能力去消费。这钱没必要让中介给赚了,直接消费多好。
4.其风险点在于办理过程中,很可能会被讹钱,关键环节在于你解除房贷抵押中过桥拿笔贷款放款以后,这个时候银行的经手人和贷款中介公司可能会找你要钱,不论什么名义,这个时候你的过桥贷款每天都在计算利息,你拖不起,只能乖乖交钱。
讹钱这个环节真没想到🙏。这么看打包利率3.7%的方式更安全了,过桥费算在0.7%以内了。或者在合同里把最长时间约定好,中介事实上是有能力给出这样的承诺,否则应该按中介违约处理。
办理经营贷就没办法办公积金是什么意思,指个人身上只要有一笔经营贷,就不能公积金贷款了吗?
3.7%是无法保证的,中介能保证的只有他那0.7%,另外的3%是银行审批的,很难。如果他们能保证中介费+过桥贷款的利息都费用打包只有0.7%,那这个费用还不错。但千万别相信中介的嘴。等你红本一赎出来,过桥贷款一背,他们就是话事人了,想咋收钱就咋收钱,客户只有被鱼肉的份儿。这个每家中介不一样,可能也有比较实在的中介,但对于这种低频交易,大概率就像景区坑人一样,能坑一个是一个,良家比较少。
经营贷跟公积金的问题。一般人办经营贷,是把现在的房子的房贷换成经营贷。那这套房子的贷款就无法用公积金偿还,每个月的公积金就白交了。如果你有多套房,有其他的在用公积金还,应该就无所谓。
懂了,多谢解惑。
想想最保险的方法只能说攒一点就提前还一点,减少贷款的本金。
这些钻漏洞的,普通人能想到,银行就有办法避免,银行就有办法抓到。
这事肯定是银行默许的,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公司做。
如Fish的留言,从银行的角度,这样的贷款确实更安全,银行应该乐意。就怕上级出政策要求查。
始终有些未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