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有点忙,工作安排也有些乱,仔细想想手头的各项产品需求,真的那么重要吗。今天过版本需求,都是些细碎的优化,于是有人问,这个版本有没有重要的新功能迭代。

不停给产品增加新功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两天不打开App Store,待更新应用就有几十款。几乎每一款App都变得臃肿不堪,为什么呢。

总结了几点。

1、免费商业模式

互联网产品大多采用免费模式,把用户圈进来,再使用广告等方式变现。

于是,产品设计中除了用户的需求,还得考虑商业需求,于是

  • 搜索结果中插入广告
  • 电商推荐中优先出付费商家
  • 领红包先邀请10个好友
  • 开屏先看10秒广告
  • ……

类似的骚操作太多了,背后都是因为用户利益与平台利益不一致导致的。很多新功能,服务于平台利益,而非用户需求

更进一步,互联网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充分竞争、大浪淘沙之后的往往都是垄断型产品,用户选择很少,聊天只有微信,购物只有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三家。这时添加更多商业功能,用户也没有其它选择。

2、用户需求的多样性

当然,用户需求多样性也是重要原因。

实物产品的多样性靠「款」解决,衣服、电器、手机等等,都有各种参数不同款式。用户根据需求选择一款即可,拥有的这款不会更新,如果需求有变,要重新购买。

互联网产品则是所有功能all in one,直到近两年才出现青少年版或老年人版,也不完全是基于用户需求,而是出于合规或社会责任需要。

在不停添加新功能升级版本的过程中,老版本维护的周期通常很短,所以,无论你对新功能有没有需求,都得升级。

回过头来,不断添加新功能满足的差异化需求,是否仔细推敲过,是否经得起推敲,又不得而知了。

更重要,这些需求是哪来的?

3、老板提的、竞品有、有个用户/业务反馈

老板提的、竞品有、用户/业务反馈,工作中多数产品需求都能归到这三类。

  • 老板提的,要优先处理,先加个功能满足了;
  • 竞品有的,挺合理的,赶紧抄一个;
  • 用户/业务反馈的,添加个功能就能解决,做。

其实需求从哪来的并不重要,这些需求往往加个功能就能满足,但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可能引入了更多的问题,然后为了解决引入的问题又加更多的功能,再引入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只是个简单的bug,也可能是产品定位没想清楚、产品逻辑没设计清楚,如果是后者,再做减法就非常难了。

互联网产品因为极快的迭代节奏,较低的试错成本,很多新功能并没有经过仔细的推敲和分析。

4、过渡竞争&内卷

竞争外包两个层次。

一是产品之间的竞争。

互联网行业互相抄袭再正常不过了,很多新需求都是来自竞品的。你有一个新功能,我抄了;我有一个新功能,你抄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全行业的产品都长一个样,是所有产品经理创造的合集,要多复杂有多复杂。

二是公司内部的竞争。

行业已经见顶了,但前些年高速发展积累的从业人员却是过剩的,没有更多的方向,只能在存量产品上干活,如果不绞尽脑汁开发新功能,还能做些什么呢。

这是最难过的,在公司中,你得有活干,用户没有需求,创造需求也要上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很难。

分类: 科技 标签: 产品经理, 互联网行业观察

🔔 Email RSS订阅本博客

已有 14 条评论

  1. 现在很多app是越更新越大,真的是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花哨了。

    1. 现在的app接各种SDK,各平台也是,利用SDK推自己的各种功能,就越来越大了。

  2. 说个更好笑又切身体会的例子:我入这个公司差不多三年了,看到公司废弃禅道,让测试组做了个测试平台,差不多能用的时候,解散团队;然后运维团队开始做运维平台,平台做得比测试平台还好,至少我觉得在Ops这块是相当契合的,然后今年换了个领导,今20个人的团队剩下4个;研发也不甘寂寞,做了个研发云平台,也在前面的动荡里苟延残喘。
    总结:在目前的公司里,做什么并不重要。什么需求、研发、测试,都是自嗨罢了😂

    1. 不是业务的需求、不是用户的需要,而是考核、讲故事的需要。
      这不是个别公司,应该也不是个别行业,是普遍的社会现象,想想,因为这些浪费了多少社会资源,又让世界变的多复杂。本来,可以更简单点的。

  3. 我感觉是因为中国人相比西方人,都喜欢大而全的东西,这样有人气,热闹

    1. 大而全我觉得反而是结果,或者说,相比西方人,中国人更能忍受大而全,在产品臃肿的过程中,没有逃离到别的产品中去。
      其实,也要细拆,不同类型的产品有所不同。内容型的产品,完全可以很简洁就做到非常大的规模,比如早期的抖音,非常简洁,增长也非常快;工具类的产品就比较复杂了,人的需求太多样了,有喜欢all in one的,有喜欢精巧简洁的,关键看工具是否围绕核心痛点做事。

  4. 所以很多产品从用户需要的产品满满迭代成老板需要的产品,初心易得,不忘太难。

    1. 一线PD,真的只有执行,没多大话语权。

      1. 以前工作时自己负责的业务,老板不怎么管,所以前后端支撑平台功能基本都是按自己意愿在开放,个人收获非常大。后来创业,起步的业务平台和管理后台都是自己规划的,一度觉得自己也算半个产品经理,整天给业务和技术部提各种意见,其实那会已经脱离一线业务了,很多意见其实是很主观,脱离实际的,给技术和业务部门增加不少的无效工作量,几番自省,现在再也不敢瞎掰掰了。

        1. 话说回来,PD自己向上沟通和预期管理的能力也非常重要。

        2. 小的创业团队会好一点,一是沟通会更充分些,再者脱离业务也不会真的脱离很远。团队大了,问题更明显。

          1. 确实~一直觉得能做出好产品的一定的小团队。

  5. 说的对呀,APP都是变的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但是,其中很多功能并不是适用所有人。

    1. 而且,还没的选。矮子里面挑高个,微信真的算不错的了。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