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除夕夜,和家人朋友去了东林寺拜佛,虽然在九江出生长大,但这是第一次去。

家里离东林寺不算远,晚上10点多出发,11点多到东林寺路口。路上车水马龙,两侧亦停满汽车,进东林寺的小路更是堵的水泄不通,虽是深夜,仍然有数名交警在此执勤,想来每年都是如此。沿着小路只有一公里便能到寺庙大门,于是我们也将车子停在路边,徒步前进。

夜间漆黑一片,小路并无路灯,好在连成长龙的汽车都开着大灯照亮小路。行人多牵家带口、聚簇前行,虽然拥挤但速度反倒比汽车快些。约莫走到一半,路左侧有一大牌楼,居中大匾上「六朝古刹」四个字在昏暗的灯光下清晰可见,左右各一小匾,分别刻着「解脱」和「般若」,自是佛教用语。还有两幅对联,则完全看不清楚。原以为这里就是东林寺大门,但看到继续前进的行人,心想可能只是侧门,后来看地图,才知道这是西琳寺,比东林寺建立尚早17年。「六朝古刹」实至名归。

到这里,路边开始有卖香烛、爆竹的地摊吆喝,密集排列一直延伸到东林寺门口,地摊上都挂着电灯,将小路照的通亮。我们也在寺门口的一家买了一包清香。结果,寺里是不让带香火爆竹进去的,并且免费提供香烛。

东林寺没看到如西琳寺那样的牌楼(可能位置不对),直接就是寺门,正门也不大,两侧各有一扇侧门,正门是不开放的,从右侧门进,左侧门出。门前则是一个广场,广场前面有一堵墙,墙后像是用铁杆、铁皮圈了一个围栏用于燃放鞭炮,有专人引导前来拜佛的人将鞭炮直接扔进围栏,几封乃至十几封鞭炮同时燃放,噼噼啪啪的爆竹声连成一片,加之硝烟四起,火光明亮,如天崩地陷一般,人人敬而远之,想是任何牛鬼蛇神也不敢靠近了。

进到寺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青莲宝塔,四方各一副塔,主塔与副塔之间连着数条绳索,绳索上悬挂着小旌旗,密密麻麻,像影视中布阵作法一般的情形。

宝塔后面是一个湖,过了湖就是「大雄宝殿」,进殿时要跨过而不能踩到门槛(寺庙所有门槛都如此),大殿内六排大柱子,后面有三尊金身大佛,大佛前摆了数排垫子,再往前靠近大门的位置是一个功德箱,大殿两侧各几尊神像,有些怒目狰狞、有些和蔼可亲。觉得这些怒目狰狞的神像,晚上看着怪恐怖的,难道就是要吓吓心里有鬼的人?从侧门进殿后可以按顺时针方向绕殿跪拜各尊神佛,很多人都希望正对着佛像跪拜,所以导致队伍聚集在几个佛像前面,只听一个女师傅指着一个侧面的位置引导着:「也可以在这里拜,都是一样的,只要心诚就可以了。」想来,一个晚上也是挺累的。绕到三尊金佛的后面,有一个狭长的过道,墙壁上是很多小的佛像雕塑,而三尊金佛背面则是一个巨大的千手观音,观音两旁也是无数小佛像散乱排列着,颇为壮观。一圈转下来,几个大佛面前都有功德箱,竞相募捐,看来佛祖还是很缺钱的。

大雄宝殿外面的两侧是一样的罗汉堂,里面也是环形过道,过道两壁上布满佛像雕塑:念经的、骑马的、聊天的、翘二郎腿的,数量极多,像是映射人间百态,或是如神话所述,是各色肉体凡胎修炼成佛的。

在殿外广场休息的时候有个小插曲,两个朋友点了烟,被一个女师傅追着唠叨了几句,大概就是在寺院内不能抽烟,同时不忘规劝他们戒烟。

如此,时间过的很快,过了午夜零点,我们便准备离开了。我哥是做生意的,去年被朋友带去一个小寺庙拜了下佛,今年又来东林寺,出来的时候就说,往后每年除夕都来寺里拜拜,放松一下,也为来年祈个福。

从小路返回的时候,仍有络绎不绝的游客涌向东林寺。而我则不时想起汪曾祺的《受戒》,一切皆天性。

东林寺放爆竹
东林寺放爆竹

二、

大姑家去年有长辈过世,所以按习俗,初一去了大姑家拜年敬香。

大姑家的位置比较偏远,小时候去非常的不方便,如今也有马路直接修到门口,自己驾车,很快便 到了。

这里有些年没来了,除多了些楼房,并没有太大变化,依旧青山绿水、田园风光。有可能是在城市待的太久了,见到这等风光,忍不住四处奔走,欣赏着山野景象,捕捉脑海中残存的儿时记忆。

这个村前后都是山脉,进来的公路就是在两山之间蜿蜒前行的。村子对面,就是大名鼎鼎的庐山,近处是一些小的山丘,眼前则是一些田地,秋收后水稻的根茎仍然留存田间,但多已腐烂并化作土壤的养料。在大片稻田的中间,点缀着一些小的菜地,绿油油的时令蔬菜装饰在苍茫的大地上,透露着生机盎然的气息。有些肥沃湿润的土地上,零星生长着杂草,仿佛大地复苏,告诉人们春天即将到来。

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小河,浅浅的河水清澈见底。有一段河道两边用水泥进行了简单的修整,并放置了若干平整的石板,板面磨的光滑,一看便知是浣衣用的,小时候我家也有一个。边上还有一些蔫坏的菜叶,大概是哪位村民洗菜时留下的。

河上有一座石板桥,通向远处有一户人家。这一片人家不多,但都聚居在马路边上,倒也热闹,只有这家孤零零的伫立在山林之间,冷清而幽远。我在石桥上的时候,看到一家人在马路边倾身交谈,随后便沿着田埂小路而来,猜是那家人的亲戚,可能惊讶于此处的偏僻吧。

河边有一些枯树,顺河而下有一间平房,平房边有棵樟树,树冠巨大,看似有些年岁。走至近处,原来是「天花宫」,虽然破败不堪,但仍然烧着香烛、贴着新对联。我在九江见到过很多这样的天花宫,平日里无人问津,只在春节的时候,有人不忘前来烧香烛、贴春联,仿佛仪式一般。

在田间这般逛了几十分钟,拍了些照片,回到了大姑家,但意犹未尽,于是又去了后山。

在密集的楼房之间,隐蔽着一条山路,我并不知道它会通向何处,只是凭着好奇心想一探究竟。路口边的一户人家养了一几只鸡,可能还有猪,所以有些骚臭味。小时候家中也养过这些,现在对这些味道有点难以忍受。路口往前几米,有一个小石屋,看周边环境应该是个牛栏,不过也无从考证。再往前就是真正的山路了,杂草丛生、绿树成荫,空气也清新多了。没多远,便有一些坟墓,像这样在山脚住着村民,半山坡(不高处)就是坟地,在乡下是很常见的。白事的时候,乡亲们前来吊唁,还会选出十几个大汉,抬着棺木上山入殓。在外地念书工作之前,我参加过一些葬礼,抬棺上山是非常辛苦的,这时便能明白过去村落合作文化的可贵。像这样的风俗礼仪到我辈,大都已经不熟悉了。

小时候曾夜过坟山不曾害怕,但现在却有些心惊,可能也因为不知此路通往何处,并且担心会有猛兽陷阱。听姑父说,他小的时候这个山上有老虎的、豺狼、野猪之流,到我小的时候老虎、豺狼虽然没有了,但仍然有野猪,野猪经常会偷吃地里的青菜,所以他们会在菜地边挖陷阱捕捉野猪,有时也会在山上布置一些野猪夹,我小时候就吃过他抓的野猪肉。想到这些,自然得万分小心。

就这样摸索着前进,沿途并无意外,很快就到了山顶,山顶有一个高压铁塔。山后又是一座高山,两山之间有一个湖,沿着两山之前眺望,是高楼林立的城市。山前则是刚刚走过田野,远处是庐山,站在这个位置眺望庐山非常壮观,目之所及仿佛水墨山水,由近至远,一座座高峰层峦叠嶂,远处只依稀看到轮廓。我上过庐山多次,但这样的庐山却是第一次见。

山间的花草树木除竹子、樟树和栗子等少数几种,都已经叫不出名字了。在山顶看到一种叶边卷缩成刺的植物,可以入药,小时候给妈妈采摘过也想不起名字。我知道,这些记忆会变的越来越模糊。

下山后,又随意逛了一下,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后来两天,在舅老爷家吃到了锅巴粥,在姑婆家烤了火炉,这些东西在我家都已经没有了,每当过年看到这些,都甚是怀念。曾经我会为爷爷的五角钱放两个小时的牛;春天会跟在妈妈后面插秧;夏天放学回家经常能看到晒太阳的乌蛇(其实经常害怕的驻足不前或绕道而行);到了秋天,会带着同学到我家后山摘板栗;至于冬天,烧火炉或大灶做饭的时候,一定要烤几个红薯吃。那样的童年,虽然没有积木、没有ipad,却也乐趣无穷。

然而,也会想,十年之后,这群00后的孩子们回忆自己玩ipad的经历,会不会如我此刻一般呢。

路边村落
路边村落

过年
过年

小路
小路

小河
小河

山路
山路

庐山全景
庐山全景

分类: 杂文 标签: none

🔔 Email RSS订阅本博客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