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阶级跃升

周六晚上和tz、zb在亲橙里小聚,不可避免的聊到35岁焦虑,对当下不确定的环境的担忧,也聊到财富自由与阶级跃升。

关于财富自由,也有过很多幻想,比如交易为生。我的博客「关于」页面,很长时间都挂着「互联网产品经理,希望交易为生」这句话,可见一斑。21年之后被市场暴击,此前其实也受过数次打击,终归是认清现实,放弃幻想,很不情愿的承认,自己并没有这个能力和天赋,也删除了「关于」页面那句话。我现在想的是,能发展一个什么事业,在工作时间和地点相对自由的情况下,获得与现在在互联网公司打工差不多的收入,甚至有些缩水也无妨。有些事情正在推进,希望顺利。

二、令人心动的offer第四季

蛮喜欢腾讯视频的令人心动的offer这档综艺,此前看过第一、二季。昨天看了几集第四季,讲建筑行业。

高中时在图书馆翻阅过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对建筑产生过朦胧的向往,高考甚至一度想填报建筑专业,最后因为没有美术基础以及择校等方面的顾虑而遗憾放弃。这种遗憾似乎一直影响着我,以至于现在我仍然会对建筑相关的内容有着莫名的偏爱。最极致的体现是,我买白鹭郡东这个小区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是大卫·奇普菲尔德的作品,以及在它的边上还有安藤忠雄的大屋顶,现在又增加了柳亦春的大谷仓,不要太爱了。

综艺中有位建筑师讲了一段话印象比较深刻,大概是说,一座建筑落成,会存在几十年甚至更久,对周边居民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要认真考虑建筑和人的关系。

这个行业似乎很忙,因为大量项目需要通过竞标获得,竞标又有DDL,这是一种有些残酷的竞争环境。高考没报成建筑专业,也许是幸运的。

三、三傻大闹宝莱坞

这部电影很出名,豆瓣评分也很高,一直躺在我的待看清单中,在wn的推荐下终于把它给刷了。这真是一部被译名耽误的电影,如果是港版译名《作死不离3兄弟》,我或许会更早看完。

电影以喜剧的方式暗讽印度的填鸭式教育体制,这个母题在中文语境下也不陌生,很容易产生共鸣。电影中,除了密集的笑点,也有不少的泪点。第一个震撼到我的泪点是乔尹的自杀,导演的表现手法极其高明,先是一段印度歌舞,同时男主顺利完成乔尹的无人机,然后他操作无人机飞到乔尹的窗前给他拍照,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此时,电影镜头切换到无人机镜头,拍到乔尹上吊自杀的情形。乔尹的死,则是填鸭式教育+单一的成绩标准产生了悲剧。

男主聪明而叛逆,他不仅自己要冲突这种教育体制,还带着两个朋友反抗。当院长劝两个朋友离开男主时,使用的理由是:男主家年收入2500万。换言之,人家有叛逆的资本。如果男主真有这样的背景,这个故事的说服力将大打折扣,看到这里时,我挺好奇导演要怎么圆回来。结果,导演居然搞了个替身文学,他代一位富二代读书,帮其拿到学位证书。顺带把后面他与朋友不辞而别,也讲顺了。剧本很扎实。

🔔 Email RSS订阅本博客

已有 11 条评论

  1. 阶级跃迁是不可能的了,基本堵死了,哪怕中了几个亿,也就是上上个星期我才知道中大奖了居然还要去报备,不然钱无法进账。
    阿米尔汗演的许多电影不错,特别喜欢他演的《我的个神啊 PK》……里的那个女猪脚。

    1. 最后一句,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啊!种草。

  2. 《三傻大闹宝莱坞》这个确实有点被片名耽误了。我早先是抱着看印度歌舞片的心思看这个的,没想到还挺有深度。

    1. 笑点与泪点齐飞

  3. 35岁的互联网人都陷入迷惘,一边是触及上限的薪酬,一边是更耐劳的年轻人在后追赶,急切想换赛道而不得~现实情况也是前面20年互联网是上升期的行业,赚得比其他行业多不是因为个人能力,只是选对了赛道,随着持续更多优秀的人也往这个赛道挤,压力就越大,反之也说明其他赛道可能更差,整体薪酬待遇更低。

    1. 35岁通常都有些外在的经济压力了,换赛道不容易。
      确实,互联网行业的人,就是过年这些年,过的太舒服了,赚了超出社会平均太多。

  4. 还是得多挣钱哈

    1. 现下的钱,更难赚了。

  5. 初中的时候在班上看《三傻大闹宝莱坞》,看到后面两个朋友去找男主,结果找到同名同姓却不是他朋友的人,一种悬疑片的感觉油然而生。

    1. 我好像是高中的时候看的?(忘记了🤣

    2. 我也觉得,这里的设计很赞。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