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张基于Google日历重新设计并增加会议成本的日程图是一张旧图,流传挺广,估计很多人看过。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设计,内心WoW了一下,想着若有这个,肯定能从无效的会议中解脱出来。但也就想想而已。

最近看到消息,Shopify竟然把它实现了,并在公司推广,活久见系列。

不禁想深究下。

如果只是在日程中显示成本,没有配套的激励机制,仅依赖员工的自觉,估计作用有限。

如果设计激励机制,这个日历有两个问题:

一是这里只核算了成本,无法评估风险和收益,原图中会议标题为「Marketing Sync」,多半是作者有意为之,因为很多「同步会」就是在浪费时间。但如果在严格的考核机制下,会议发起人为节约成本而漏掉必要的参会人,导致风险又该如何。

二是不同的角色,对会议的诉求不同,比如项目管理者发起会议的数据肯定比其它角色更多,无法放在一个标准下比较。

所以,激励方式不能太严苛,不宜直接与工资挂钩。比较好的方式可能是定期的汇总分析,发现会议成本不合理的个人或团队,进行适当的提醒,甚至可以定期公布个人和团队的会议成本。

总之,要取得「避免一些无效会议,又不影响必要会议」的平衡,应该不会太难。

相比之下,这套会议成本核算机制,最大的困难是对密薪制的挑战。成本需要基于每个人的时薪进行统计,尽管时薪可以基于统计学做些模糊处理(比如同岗同级的平均值),但依然很容易对比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但凡稍具规模的公司,都不可能在薪资上做到绝对公平(每个人对公平、对自己、对他人的认知也不同),直接量化所有人的时薪水平,容易出事儿。

说到这,就挺好奇Shopify具体是如何计算的,前面引用的文章中只说「average pay data」,如果是全体员工的平均薪金,那倒是公开的(通常可基于财报获得),但精准性则大打折扣了。

🔔 Email RSS订阅本博客

已有 7 条评论

  1. 讨厌开会,很多会议大家随便找个不很重要的点就在那讨论,其他人无关的也听着,还好我们这边会议算少了

    1. 大厂会议多,很烦。
      也跟业务复杂度和分工有关,复杂的业务分工不合理,就会导致会议非常多。

  2. 那怕是一个分钟,在不同的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价值。

    1. 这套逻辑不能用于很精确的衡量,只能大致的评估,先不说能不能做到,即使能做到太精确就意味着否定的人的能动性了。
      或者反过来,正是人的能动性的价值,没法精确衡量。

  3. 对于我们来说,开会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这样一想,你就明白了。😎

    1. a a

      如果不开会 看你没事 也会给你找事情做的 不如找点事情做 让自己看起来很忙的样子

    2. 开会的目的就是显得自己很忙的样子。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