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读了《与神对话》第一册,主要谈个人困惑、生命意义,是一碗高端的心灵鸡汤。

全书以「对话体」写成,而且谈话对象是「神」,所以读起来难免有些说教,你还不好反驳,毕竟那是神的口吻嘛。但事实上,这里所谓的「神」,非常像老子所说的「道」,不具实体,极度虚无,可赋予各种解释。其中一个解释是「自己的心」——follow your heart,跟随自己的道。

阅读体验上,除了说教口吻有些别扭,另一个是明目张胆的啰嗦,书中的「神」经常说「这个我已经讲过,那我再讲一遍」。好吧,也许鸡汤就得反复的熬,才醇厚。

吐槽归吐槽,剔除上述那些细细品味,这碗鸡汤挺好喝的,哈哈。

一、人生没有什么必须要做的事

「人生没什么必须要做的事」,这是全书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已经设为本博客签名了。

社会主流文化对人的一生,有一套标准的模板,18岁前好好读书,努力考上好的大学,工作后好好赚钱买房,然后结婚生子,即所谓「在合适的年纪做合适的事」。偏离这种轨迹的人生,就非主流了。

关于这套主流叙事,网络上有越来越多的反驳。但都没有这句「人生没有必须要做的事」让人读起来舒服。因为它没有否定主流叙事,而是退回原点,无论主流或非主流,都可以选择

二、痛苦来源于比较,但谁定义了比较的维度

人生的痛苦都来源比较,比学历、事业、财富、身高、相貌及至身材等等。但很少人追问:为什么比较这些维度而不是别的维度,以及在这些维度上,谁定义了「好」和「不好」。为什么985学历比211学历好;为什么医生、律师这些脑力工作的职业比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高;为什么瘦比胖好……

这些不是某个人定义的,只是一种社会观念,而这种观念之所以能持续存在,则是我们从小被父母、老师这样教育,以及媒体的宣传引导。人是环境的产物

最近重温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有个很好的例子。张无忌在冰火岛长大,不谙世事。一家人刚回中原,就被逼问金毛狮王谢逊的下落,殷素素扯谎说「恶贼谢逊已经死了」,此时张无忌脱口而出「义父没死」,天真的让人心疼。但凡一个在正常社会环境下长大的10岁小朋友,都知道只是撒个谎而已。这里张翠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他有道德洁癖,按他的行事逻辑,即便死也不会说出谢逊的下落,但他也绝不会为苟活撒谎说谢逊已死。但他特别取巧的自我安慰,恶魔谢逊已经死了,现在是善良的谢逊,这没有毛病,不算撒谎。张无忌和张翠山行为的对比,可见社会环境的影响。

有些「好」与「不好」的定义,看似可以用经济学的稀缺性去解释,比如财富,占据的越多越好,起码物质生活水平越高。但细想一下,中国近代历史上,曾有段时间,以富为耻,追求的就是个根正苗红。这也表明,「好」和「不好」的定义,在大的时间框架下,是动态的。

事业这个维度最典型,曾经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最有面子,大家挤破头也要进去,90年代之后,风向变了,纷纷下海。过去10年,互联网大厂最牛逼,眼下这些大厂却纷纷裁员、弄的人心惶惶,开始新一轮的「宇宙尽头是编制」。

既然社会观念会变,又为什么要在意呢。

三、一切都是思维的结果,创建你自己的思维并行动起来

「一定要考个好大学」、「一定要有个自己的房子」、「一定要结婚」,这些都是思维。它们无所谓好坏,但需分清楚这些思维来自哪里,别人给你的,还是你自己的。

拥有自己的思维或许并不难,但行动很难。

我不喜欢上班,幻想着清掉手上的资产然后找个五线城市的农村生活,但不敢走出这一步;我告诉自己要百分之百的诚实,但可能转头就为了请假跟老板撒了个谎;我也告诉自己不要投机,但看到大涨的股市又一头扎了进去……

放下主流价值观,回到原点重新选择,看似可以为所欲为,其实不是的,人对意义的追求,大概是刻在DNA中的。但意义需要用行动创造。

本博客的上一条签名非常适合总结这段:「你要按所想的去生活,否则,你迟早会按你生活的去想」。

把人生活明白挺难,作者也是几起几落之后,写就这本书。

-

相关阅读:

(全文完)

分类: 读书 标签: 与神对话, 生活方式, 社会观念

已有 9 条评论

  1. 职业不分贵贱,掏粪工人和主席是一样的,原来经常这样宣传,但现在却不见了。你想想是谁改变了这些。嘿嘿。😎

  2. 「人活一世,没什么必须要做的事。」这句话只针对已经开悟的人,也就是说只有开悟的人才有资格说这句话~
    走向开悟的道路就是人生必须要做的事情,唯有这件事必须要做。

    1. 大家都很牛啊,回复都是书中也有提到的金句。
      走向开悟的道路就是人生必须要做的事情,唯有这件事必须要做。-- highlight

  3. 人到中年,同样也是到了十字路口,是按社会的方式去生活,还是按自己想的去生活,也怕自己活在自己世界路,让下一代人跟社会脱节。人为自己活着很难也很容易,一旦有了家庭,要想为自己活着就没容易一说了。

    1. 确实,我现在单身,所以感觉不到这种家庭的压力。
      但如果有家庭,这该死的责任心,还是不能丢的。

  4. 就好比与前世的大能对话。经验和道理都有了。

    1. 👍书中的「神」就这么举例的:我在人间有很多分身,他们践行的很好。(倒不是神定义了什么让他们践行,而是这些人遵从自己的内心)

  5. 我可以说是一个按照模版生活了的人,除了在学校多待了好几年之外。

    到今天,真的是不想工作啊

    也没想好要去做什么,还在想。

    1. 那是很多人羡慕的人生了😎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