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Elon Musk收购Twitter后有一系列的言论和骚操作,尤其是最近讲不允许用户在Twitter上引导他人去竞争对手平台,如Facebook、Mastodon,以及有些记者和名人的账户被封,最终导致不少用户转向Mastodon。一向默默无闻的Mastodon,引起了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昨天看到一个数据,过去一周mastodon生态增加了~26万用户(总~862万,增长~3%),大部分应该都是Twitter来的,不乏名人。Musk不愧为Mastodon首席增长官。

这次加入Mastodon的名人中,我知道的最著名的是硅谷创业教父Paul Graham,他在Twitter拥有160万粉丝,在科技圈很有影响力。他的账号也一度被封,目前已解封。

二、

Mastodon是一个类似于Twitter的微博客产品,功能与Twitter一样,有关注、被关注、回复、转发等等。Twitter用户迁移到Mastodon,一定是熟悉的味道。

但二者在技术实现上,有根本的区别。Twitter是一个中心化的平台,用户的账号和数据由一家公司掌握,没有其它选择。实际上,手机里的多数App都是中心化的平台,国内的微信、淘宝、百度、微博、知乎、小红书……,国外的Twitter、Facebook、Instagram、Google……,无一例外。

Mastodon则是去中心化平台,准确讲是联邦网络。用户可以自己搭建Mastodon网站,我在20年曾尝试过,需要一些技术知识;也可以在别人搭建的Mastodon网站上注册使用,比如我现在用的账号,就是在草莓县注册的。

接下来先讲几个关键概念:

  • 实例:每个Mastodon网站称为实例,对应唯一的域名,草莓县就是一个实例,域名为m.cmx.im。因为任何人都能自行搭建,所以实例很多,这里有个实例列表
  • Mastodon网络:各实例之间可以通讯,所以在草莓县的我,可以关注在mas.to上的Paul Graham,所有的实例共同组成了Mastodon网络
  • Mastodon ID:用户在实例上注册时,需要设置一个用户名,比如我的skyue,用户名在实例上是唯一的,然后用户名@实例域名则是Mastodon ID,在整个Mastodon网络上唯一,我的Mastodon ID是skyue@m.cmx.im。发贴@用户时,如果是同实例的,@用户名即可,如果是其它实例的,需要@用户名@实例域名

看到这里,即便不懂什么是联邦网络,也一定觉得Mastodon ID特别熟悉,它和Email地址一模一样。

Email就是个古早而庞大的联邦网络。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邮箱,个人邮箱也有很多选择,不喜欢QQ邮箱可以用网易,不喜欢Outlook可以用Gmail,反正所有的邮箱之间都能互相通讯。

在概念上,QQ邮箱就是一个实例,所有邮箱产品共同组成的网络类似Mastodon 网络,Email地址类似Mastodon ID

所以,基于联邦网络技术的Mastodon,如同无数个Twitter公司,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又能与网络中任意用户保持联系,如果有一天不喜欢所在实例,也能轻松的将数据迁移到另外一个实例,这比Twitter更加灵活、更安全。

三、

既然Mastodon这么好,为什么没有普及呢。我认为它目前也存在几个问题:

1、冷启动困难

社交平台严重依赖网络效应,冷启动非常关键。

从整个Mastodon网络看:目前的实例都不大,且多是用爱发电,没有实例做用户增长,Mastodon网络作为整体,也没有组织能协调所有实例做用户增长。所以,Mastodon网络用户规模仍然不算很大。

从用户个人角度看:没有任何一个实例存储全网的用户和内容,所以无法构建全网热门用户或热门内容,让刚加入的新用户快速发现优质内容,关注喜欢的用户。导致新用户的冷启动很困难,比如像Paul Graham这样的大咖,我也只能通过搜索他的ID找到他再关注,而ID则是从他的Twitter上看到。

2、商业化困难

同样有两个层面。

从实例运营者角度看:没有配套的盈利方式,目前的实例大都是公益性质的。我觉得实体盈利系统不是难点,无论广告或直接收费,都很成熟。

从用户个人角度看:大V往往有聚集效应,粉丝愿意跟随他们迁移。但很多大V也有变现诉求,Mastodon网络现在的用户基数太小,何况去中心化平台天然不利于流量集中分发,这些人目前是没有动力来Mastodon的。

关于去中心化平台不利于流量分发,举个例子:你在自己的实例参与「阿根廷夺冠」的话题讨论,在另一个实体中同一个话题下,你的帖子可能永远都出不来。因为对方实例没有用户关注你,也没有人转发你的实例。

3、实例性能/网络参差不齐

这是纯技术问题,最终在用户侧的体验就是:有些实例刷起来不流畅。

四、

Mastodon有如上不足的同时,Twitter都做的特别好,至于数据安全、账号可控性这些,不到大难临头,用户不会在意,所以Mastodon一直很小众。

可Elon Musk偏偏搞出个大难临头,这样说有些夸张,但用户确实感受到了不安全。所以,大家跑去了Mastodon。

Mastodon目前的问题都是联邦网络机制带来的,冷启动、商业化天然不如中心化的平台。从机制上讲,无解。

但我认为,存在一种可能的状态,使得这些问题不严重、甚至不存在。这个状态便是像邮箱服务一样,出现少数几个巨头。这几个巨头可以索引存储全网的内容,可以做中心化内容分发。用户可以在巨头之间做选择,也可以去中小实例。

这个状态兼具了中心化网络的效率和联邦网络的安全。不确定这种状态有没有可能出现,但我很期待。

Google一直有社交梦,这时候就该下场搞个Mastodon实例。

分类: 科技 标签: Mastodon, 社交网络, 去中心化, Twitter, newsletter

🔔 Email RSS订阅本博客

已有 2 条评论

  1. 果然用email一下就能解释清楚联邦网络了。
    马斯克的这个操作感觉是跟国内的大厂学习的啊,相互屏蔽。

    1. 哈哈,马斯克好像讲过,他最欣赏的产品是微信。
      新闻讲他要辞掉Twitter CEO了,太能折腾。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