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青云志》的时候,非常喜欢赵丽颖,便在网易新闻(我的主力新闻客户端)上看了很多她的新闻,还进行过主动搜索,随后日子,网易向我推荐了很多赵丽颖的消息,起初觉得很个性化,进一步阅读了大量的相关内容。它推荐越多,我阅读越多。慢慢的发现,很多消息都是重复的,多半也过时了,总之质量越来越差。到现在已经失去了兴趣,但它仍然给我推了很多相关消息。

现在的app都在做推荐,新闻推荐、购物推荐、旅游推荐、地图也能推荐。就我的了解,所有的推荐产品,都在致力于打造用户画像。而所谓的用户画像,不过是用户标签罢了,这些标签从不同维度刻画用户的特征——年龄、性别、所在地、专业、学历、兴趣、感情状态,等等。这些标签的挖掘则是基于用户的历史行为,但用户的行为是善变的,有些行为也并非真正基于兴趣。以新闻为例,世界杯期间,很多人看过很多足球新闻,但并不都对足球有兴趣。我经常因为一些作品而关注其中的明星,但时间多半不超过半年,就像我对《青云志》和赵丽颖的关注一样。

此外,有些用户的行为可能完全不能反映用的特点,他们的点击完全就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尤其是大量标题党的文章。

过度的个性化推荐,还会将用户带进一个陷进——内容缺乏多样性。我关注赵丽颖,但每天产生的、关于她的信息是有限的,最终不可避免的推荐重复、过时的消息。否则,何以占据用户的时间呢?

有一天吃完饭时聊到北京北苑路的奥迪车祸,我完全不知情。车祸每天都有很多,我多半也没有兴趣,但这场车祸不同,车主并未喝酒,所以他的动机引起了我的兴趣,但网易新闻并未推送给我,也许是我平时没怎么看车祸新闻、甚至社会类新闻也看的极少。

在「推荐——阅读——再推荐」的过程中,用户行为和推荐会相互加强,最终不断压缩用户的关注点。如同柏拉图的洞穴隐喻,人们只看到自己想看的那一部分,而无从得知外面的大千世界。

但是,但是,我似乎又无法摆脱这些。今天的网民,穷的只剩下信息了。我没有时间去需找我感兴趣的信息,也没有精力去鉴别信息的质量。我不得不去依赖这些app的推荐,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警醒,偶尔去外面看看世界。

互联网让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接收的成本趋于零,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价格是调节供需的重要机制,商品免费,需求自然被无限放大,加之供应成本低,内容便被无限的放大。

网络匿名的特点,导致难以追究用户的言论责任,更是加剧信息爆炸。

站在用户的角度,消费这些信息真的是免费的吗。其实不然,虽然不需要金钱,却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因为这些时间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各大互联网公司自然不遗余力的创造需求,提供免费的商品。而用户则沉浸在这些虚假的需求中无可自拔,甚至不自知。不妨试试一年不刷朋友圈,看看对生活能有什么影响。

今年似乎可以看到内容付费趋势的到来,得到app中的一些付费专栏读者到达几万(单价199,价值达到数百万),我自己也开始乐意为一些内容付费,在得到app中订阅了万维钢的专栏,也充了优酷、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的会员,两年前的我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在内容匮乏的年代,谁的内容多谁就是老大,所以UGC大行其道,然而到了内容泛滥的今天,谁的内容专业谁才能留住用户,所以PGC卷土重来。但PGC和UGC就像天猫和淘宝一样,谁也取代不了谁。

分类: 科技 标签: none

🔔 Email RSS订阅本博客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