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投机客,从13年起,先后玩过股票、外汇和期货,都是高风险的投资品种。抱着发家致富的念头进场的,结果亏的惨不忍睹。尤其是在外汇市场上。

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高买低卖」,被这个问题困扰很久,最近在斯坦诺维奇的《超越智商》,看到了三个挺有说服力的原因。

原因一:过度自信

自信是一种优秀的个人品质,但如何过度自信,则可能导致不合预期的结果。过度自信往往表现为只关注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忽略那些客观的风险。比如,生活中经常会有些人开车不系安全带,因为他们认为「我和别人不一样,我驾车很安全」,华格纳和科瑞的一项研究表明,有85%的人都认为「自己的驾车技术比一般人高」,这显然是很荒谬的。

过度自信还表现为「认为自己可以战胜市场」,当我看了大量的技术分析书籍后,一度也有这种错觉,企图把握市场的每一次波动而频繁的操作,结果除了激增的成本和更多的亏损,剩下的只是教训。

原因二:过度解释

人类大脑通过进化发展出不断地搜寻各种既定模式的认知方式。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我们不断的去寻找他们之间的关系、探其原因并寻找意义。这种思维特征无疑是极具适应性的,但是它带来的副作用会让人们给随机事件赋予意义

市场短期内会受到消息的影响,而这些消息大多是随机的,昨天高铁是热点、今天天锂电是热点,这些热点本身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预测的,至于它们对股价的影响更是随机的。如果这些事件和股价发生联动,股民就会将之视为某种模式,未来发生同样事情的时候进行相应的操作。殊不知事件和股价可能根本没有关系,两者的联动,不过是偶然罢了。

举个例子,玩投硬币游戏的时候,如果连续出现了5次正面,很多人就会认为下次大概率反而。但实际上,第6次的结果与前5次没有任何关系,正反面的概率仍然是五五各半。这是经典的赌徒谬误,也是过度解释。把这个例子放在股票市场就是「连续跌了5天,该反弹了」,是不是很熟悉呢?

过度解释和上面的过度自信,还会相互加强。因为解释而自信,也因为自信而解释,这可不是什么良性循环!

原因三:损失厌恶

回忆一下自己的投资经历,当亏损20%时的痛苦程度和盈利20%时的开心程度是否一样?我个人的感觉是,前者远大于后者。卡尼曼的研究也表明,大多数人同我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损失厌恶。

同过度解释一样,损失厌恶也可以从进化的角度解释,损失就是一种危险,在远古社会,对危险越敏感(误差也在所不惜)的人,越容易存活下来。那么长期的进化选择,使得提前躲避危险(并不一定是真的)成为了我们的本能,表现出对损失的厌恶。

将损失厌恶与市场的随机波动结合起来,我们就能找到股民频繁操作的一个原因——离市场太近。很多股民每天看很多次股价,那些随机波动,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股民情绪。当股价下跌时,如果稍微把持不住,可能就会在损失厌恶的心理下卖掉,便实现了「卖低」。当股价上涨时,积极的市场情绪以及过度自信、过度解释等因素加在一起,又常常追高,实现了「高买」。看盘次数越多,就越多的受到这种影响,也就有越多的机会犯错。所以,要避开随机波动,不受市场情绪的影响,一种方法是远离市场。

当然,最根本的方法还是理性思考,每次决策都不能单凭直觉喜好。这才是实现长期稳定盈利的不二法门。

🔔 Email 或 RSS 订阅本博客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