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周刊 下的文章
这是拾月通讯第34期,也是今年最后一期,又更新晚了,主要是每个周末都安排太满,至于为什么,本博客读者应该都了解。此外,经过一年的努力,本通讯订阅人数突破100人了,记录一下。明年继续保持佛系更新。以下是本期内容:推荐尝试每期推荐一个我喜欢的内容源或作者,本期推荐:Hacker News DailyHacker News是一个社会化新闻网站,很多人在上面讨论科技新闻,质量比较高。我通过上面这个...
拾月通讯第33期来了,再不更新,月更要变年更了。最近的周末也是各种忙、各种玩,去成都参加婚礼,到南通参观工厂,还试了次野攀。因此,网络阅读越来越少,书也看得不多。但还是能挑一些内容分享,以下是本期内容。推荐这期想再次推荐我非常喜欢的博主:木遥。有消息称微博要对百万粉丝以上的博主进行前台实名,木遥不幸在打击范围内,他发了条微博:既然离开(potentially)已经指日可待,接下来这段时间发一...
9月通讯来了。这个月花了很多时间在线下生活,网络阅读更少了,这样挺好,对应到博客更新了8篇文章,是更新比较勤的一个月,且内容均为日常记录。播客倒是听了一些,因为每周往返上海杭州,高速上适合听听播客。以下是本期内容。文章☆ 关于社交媒体和为人处世的一些原则和回应 - 阑夕@微博表达感情时,以同理心为准绳。☆ 爱作为一种犯罪 - 心的道理一个很有味道的寓言故事。☆ 这代年轻人真的恐婚恐育吗? -...
不知有没有朋友发现,拾月周刊最后一期停留在7月10日,已经接近2个月没更新了。一共更新了30期,尽管我只是梳理一周的阅读,但每周要有一定量的网络阅读量且周末需要两三个小时整理,有一些更新压力的。想到阮一峰的科技爱好者周刊已经写了五年,很了不起。原来打算就这样默默的断更掉,但读到一些好的内容还是会忍不住保存分享。这些内容零散的分布在拾月书签、拾月微博以及个人的Obsidian笔记中,我仍然觉得...
周末回了杭州,题图是小区拍的,此前还收到过小区发的亚运会传单。亚运会在公众层面没什么关注度,但作为主办城市,杭州能看到很多痕迹。推荐阅读☆ Is it possible to use logic, rigor, and debate to understand people, or to make them understand you? 本文介绍了为什么沟通中纯讲逻辑很困难,作者用科学研究...
- « 前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
- 9
- 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