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月 发布的文章
眼看着5月要结束了,博客除草。5月非常不顺利,大概是人生最惨的一个月,也许2016年两次住院,能与之一比。时间回到5月7日,那天周六,因为该死的五一调休,要上班。发生了三件事:1、下午半杯咖啡洒到电脑上,还好,关机凉了一天一夜,开机还能用。2、晚上打羽毛球,球拍网线断了,也只是小事。3、临近10点,最后十几分钟和同事打一场单打,把脚给扭了。三件事前后不到10个小时,我在朋友圈吐槽「衰神附体」...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用了十年,你真的看懂朋友圈了吗? | 极客公园听了一期播客:53.聊聊朋友圈十年的变与不变,在IM上做SNS难在哪? - 乱翻书 | 小宇宙如果不是媒体报道,完全没有意识到,朋友圈都已经10年了。翻了翻自己的朋友圈,最早一条是2018年的,因为之前的都删掉了,印象中被删的朋友圈,最早应该是2014年的,也用了8年。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讲,他在十周年之际,与张小龙聊了聊,张小龙...
用了2年Obsidian,Logseq以前也知道并试用过,当时只有web版,稳定性差就没关注了。不久前看了Randy Lu关于Logseq的视频分享,被吸引到了,于是试用了2周。这期间只用Logseq,没用Obsidian。现在,想基于经验分析下二者的功能差异及未来的可能的迭代方向。需要说明的是,这不是一个教程,但如果你正在试用这两个软件,并在犹豫选择哪一个,本文或许能提供一些视角。这两个软...
功能更新上篇博文讲Pinfive基本满足自己需求了,不会增加新功能,没想到这么快打脸,昨天发布了一个重要更新:可以将其它用户的分享复制到自己的素材区,添加自己的笔记后再次分享。再次分享会带上来源,若是经由多位用户传导分享,来源会记录最早和最近的两位用户。这个功能做起来不难,但决定做这个功能却不太容易,特别纠结。纠结于:这个功能特别像转发,看起来有很强的社交属性,而我不想给Pinfive引入社...
缘起原计划想给Pinfive增加各渠道(如Twitter、Telegram等)自动同步的能力,但发现有点难,还得研究下技术。在此之前,先使用IFTTT的方案,简单介绍一下IFTTT的使用。工具地址:https://ifttt.com/IFTTT是「if this then that」的缩写,是一个自动化的工具,能将不同的互联网服务连接起来。比如:如果RSS更新,发一条Twitter如果RSS...
- « 前一页
- 1
- ...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 104
- 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