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抢修记,及新Mac必备软件
半个月没更新博客,只因MacBook坏了。恢复更新第一篇,就写写此事。
一、MacBook Pro抢修记
上周三晚上发现我的MacBook充不进电,此时电池只剩20%多电量。等到电量降至10%,我才猛然意识到电脑中有些数据没有备份,包括A7C2拍的照片、开发网站的代码库、以及下载目录中部分文件。
周四我首先联系了T-World——离我家最近的苹果官方授权店,店员反馈他们只能寄修,短则3-5个工作日,长的话15天也有可能。作为PC互联网遗民,无法接受这么长时间没有电脑。考虑到时间紧迫,我决定尝试闪修侠。
于是中午到浙大紫金港的闪修侠门店修,小哥拆机检查后判断是「升压芯片」坏了。店里没有现货,他需要下单购买,发空运很快,让我第二天再来。
周五晚上如约到店里,看着小哥从6点多开始修,用了很多仪器,还有烧制电路板的工具,大约8点左右,看到小哥开始组装电脑了。我很兴奋问道「是不是修好了?」小哥很淡定:「装起来测试看看。」听到这话,我就觉得有点不妙了,小哥明显没有把握呀。果然,装上后,还是无法充电。
小哥再次拆了电脑继续捣鼓,还从他的电脑上调出了苹果电脑的主板电路图研究。我看着时间越来越晚,心里基本笃定今晚修不好了。我一方面在想,是不是我全程坐在旁边让小哥紧张了才修不好;另一方面又在祈祷,千万别修出更多问题,以便我能送到官方维修。
9点多的时候,小哥在手机上人沟通了片刻,然后开始收拾工具准备停工,并跟我说:「我买的是全新的芯片,原装芯片可能内置了程序,需要购买从旧电脑拆下的芯片,等我明天重新买芯片,你过两天再来怎么样?」
我有点慌:「重新买芯片一定能修好吗?别折腾两天最后也无济于事。」
小哥:「这个保证不了,如果换旧电脑拆下来的芯片也不行,那可能主板T芯片坏了,那个没办法修」。
我不懂:「我约了苹果官方的维修服务,要不你帮我装好,我明天送到西湖的官方店去修。」
小哥:「官方不会修的,他们所谓修就是整个主板换掉,不只苹果,所有电脑公司都这样。」
我听了有些迟疑,又听小哥说换主板两三千,有点贵,而且送到官方也未必能现场修好。不如再等两天让小哥试试。
接下来是一个没有电脑的周末,也是一个没有更新博客的周末。
周日晚上参加完同学聚会,我就匆匆赶到闪修侠,祈祷着一定能修好。当晚又是折腾到9点多,没有修好。最后,小哥放弃了,我也放弃了。我说「我送去官方售后再试试吧。」
我带着电脑回到家,还能开机,电池只剩6%的电量。找来硬盘,希望能抢救一些数据,却发现电脑无法识别硬盘了。我怀疑是不是换芯片引入了新问题,联系小哥,得到的答复是充不进电的时候,就已经识别不了硬盘了。
然后换百度网盘云同步,直播电量耗尽自动关机,仅仅同步了4G多数据。
周一中午带着已经无法开机的电脑到T-World店里,这是修好电脑最后的希望了,却听店员说「你的电脑第三方拆过机,官方不修的。」还不忘进一步解释:「官方这个政策也是为了避免纠纷,第三方拆过,如果修出了问题无法定责。」
最后的希望也没有了。修好是不可能的,我现在需要考虑的是:买一台新电脑,想办法把旧电脑中的数据导出来。
回到公司我就打开京东准备下单最新款M4 MacBook Air(24G + 1T版本),但无论如何也用不了国补,把链接发给南瓜试试,南瓜可以用国补。一瞬间感觉诸事不顺,连京东也仿佛在与我作对。
如何导出旧电脑数据呢?还有最后一招:换电池。只要电池有电,仍然可以开机。
周一下单新Mac后,就联系闪修侠的小哥,请他帮我准备电池,待新电脑到货后,便可前往其店中更换电池并导出数据。他当天就下单了三块电池,直到周五才到两块,其中一块还发错型号了,第三块周六才到。听他说,最近持续高温天气,电池类产品快递都比较慢。虽然能够理解,但心里仍旧感到不快,为何诸多不顺接踵而至。
周二晚上收到了新电脑,连续两个晚上都在安装软件,配置电脑,恢复旧电脑的使用习惯。周五、周六连续两晚到闪修侠导数据。两台电脑连接同一WiFi,然后使用smb协议导数据,100多G数据,在更换两块电池后才最终完成导出。
换两块电池费用300元,旧电脑格式化后以1300元的价格卖给了闪修侠,收款1000元。前后折腾了一个多星期,有些心累,从中学到两条教训:
- 数据一定要多地实时备份。我的数字资产存储理念是本地优先,但不能仅有本地,至少需要一个云端或NAS备份。
- 设备维修一定要走官方渠道。如果是换电池,仍然可以走闪修侠,毕竟他们天天做很熟悉了,而且价格真的便宜不少。但对未知的使用故障,建议官方渠道作为首选。
二、新MacBook Air
周二收到新Mac,经过几天的折腾,目前基本恢复了旧电脑的所有配置和使用习惯。回想之前每次更换Mac,使用自带的迁移助理非常方便。然而,这次手动安装配置亦有优点,至少系统因此干净了不少。
2017年第一次将工作电脑切到Mac时,写过一份必备软件清单,如今8年过去了,我的使用习惯和软件清单也随之变化,是时候重新整理一份清单,如下:
- 清歌输入法:新电脑没有称手的输入法,基本没法用,开机第一个安装的软件就是清歌输入法。我最喜欢的五笔输入法。
- ClashX:高度依赖Google搜索的我,新电脑没有样子,基本等于不能上网。但给一台没有梯子的电脑安装梯子,需要一点技巧。
- Chrome:没有Chrome,上网不习惯。除此之外,我也高度依赖Chrome中收藏的书签寻找网址,比如常用的梯子网站。
- Scroll Reverser:我习惯Mac触摸板上下滚动的方向,但用鼠标时又习惯Windows的滚轮模式,这个软件支持分开设置触摸板和鼠标的滚动模式。
- Obsidian:我的主力笔记软件,每天必用,我的博客文章也均由Obsidian写成并发布。同时,我开通了Obsidian Sync服务,所以旧Mac坏了,我一点不担心最重要的笔记会丢失。——这非常重要。
- Things:我的主力任务管理软件。
- Karabiner:键盘映射工具,我把Caps_Lock映射成:(1)单独铵下映射到fn键,作为清歌输入法中英切换切;(2)加其它字母键作为组合快捷键时,映射为Shift+Control+Option+Command(也称Hyper键)。切换输入法、使用快捷键都是高频操作,使用Caps_Lock按键比较舒服不伤手指。
- PopClip:选中文本后快捷操作,高频使用,尤其是选中文本进行搜索。
- Snipaste:我的主力截图软件,非常喜欢它的贴图功能。临时对比或誊抄数据,非常好用。
- Raycast:2017年用的还是Alfred,如今切换到Raycast了,功能非常强大。
- VSCode:偶尔写代码,VSCode很好用,内置的Copilot基本也够用,暂时还没有折腾Cursor。
- Warp:我使用CLI频率比较高,之前习惯iTerm,这次趁着新电脑换到Warp,目前用下来,非常好用。我用它成功安装上了Homebrew和Python3,懂的人都懂,国内网络安装这两个包,并不容易。我配置了国内镜像源,过程中我只进行了第一步,剩下的全是Warp自动预测完成的。
- Dropbox:我的Dropbox只有几G的空间,但如果是非常重要的文件,我仍然喜欢放在Dropbox中,因为它足够纯粹——简单、干净、快速、稳定。虽然我是苹果全家桶用户,苹果相册、备忘录等数据的iCloud同步也比较稳定,但iCloud云盘同步普通文件,非常不稳定,我不敢用来存放重要数据。
- 百度网盘:只用来同步照片和视频。
- Giphy Capture:录屏软件,使用频率非常低,但偶尔会用。免费的,基础功能完成够我使用。
- Adobe Bridge:Adobe全家桶中,少有的免费软件,比较好用。自从买相机学摄影,用它做基础的照片管理。
- AppCleaner:Mac上的清理大师,卸载软件能删的比较干净。
- WPS:办公套件还是要有的,虽然使用频率不高。
- 其它:微信、网易云音乐
最后,新Mac的数据备份方案:
- 开通了iCloud 2T服务,所有照片均存于苹果相册并同步iCloud(包括相机拍摄的照片也会导入)。同时手机安装百度网盘,自动备份到百度网盘一份。
- 笔记数据仍然使用Obsidian Sync方案。
- 其它文件数据,重要的放于Dropbox,不重要的也会放iCloud云盘中,毕竟Dropbox空间太小,没钱再开Dropbox会员。
至此,新Mac配置全部就绪,可以继续更新博客了。
看了觉得还是linux方便,apt install python3,python3就装上了
mac也只要brew install python3就行,只是镜像源要切到国内,不然很慢。
linux的镜像源,默认的应该也慢吧。
我在用手记,还挺好用
试了下,和备忘录好像呀,更加日记化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