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灾难片《后天》,2004年的老片,今天微信上推荐给朋友,她讲小时候看过,哈哈。

故事蛮简单,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在北美、亚洲和欧洲三块大陆上,产生了巨大的冰雪风暴,均由北向南横扫大陆。在此背景下,讲述了政府官员、气候专家们的行动,以及一个气象专家父亲从华盛顿前往纽约营救儿子的故事。

这两天刚好全国范围大降温,设定应景。

剧情中,有三个安排,我觉得特别值得玩味:

第一个是山姆等人在纽约的避难地,选择了图书馆。为了抵御寒冷的天气,烧书取暖,我觉得蛮讽刺。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书更是文明的象征,但正是高度发达的文明导致(或至少加速)了温室效应,在大自然反扑之下,这些文明救不了贪婪的人类。

第二个是流浪汉和他的狗。有人说图书馆的食物太少了,流浪汉说可以翻翻垃圾桶,肯定有吃的。用现代的眼光看这不卫生,也没尊严,然而他体现的是种极强的生存能力。让我想起来《人类简历》中关于原始狩猎采集社会的想象,那时的人类只用管好温饱,没有各种社会价值的束缚,他们幼年存活率低,但只要成年就容易养活,而且幸福感未必比现在低。

留在图书馆中的人被营救了,在直升机上,那只狗反差很大,死了那么多人,它一只狗活下来了哦,作为动物的代表、人类的朋友么!而且不是被别人,是被流浪汉救下的。

第三个是太空站的视角。宇航员目睹了这一切,从风暴覆盖整个北半球、完全看不见地球表面,到最后风暴慢慢退去、陆地再次显现。电影结尾,伴随着宇航员感慨「你见过这么清澈的天空吗」,画面定格在经典的蓝色地球上。

这一上帝视角,更直接的体现出了人类的渺小,但又折射出地球自身的顽强。无论环境如何恶劣,适不适合人类生存,地球都在那。人类的历史进程,糟蹋的不是地球,而是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又想起了《三体》,人类灭亡后,达尔文进程再来一遍么……

电影结尾的定格画面
电影结尾的定格画面

还有很多其它值得关注的点,比如观测站的三个人面对死亡的心态,副总统态度的转变,父亲坚守对儿子的承诺等等,都是灾难片中的常规元素。

电影的特效也很棒,2004年拍的,放今天依然能打。

回到现实,温室效应再明显不过了。我小时候,冬天老家水库上结着厚厚的冰,可以走人,零下温度并不罕见,现在几乎不会出现了。

很巧,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正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从10月31日持续到11月12日。

遗憾的是,气候问题涉及多边合作以及石油、天然气等产业利益,长期以来都停留在口号层面,并没有实质性的动作,今年估计也不例外。照此下去,《后天》中的冰雪风暴或是其它类型全球性自然灾害,也不会太远吧。

嘿,想这么多干嘛,有生之年别碰上就行。

🔔 Email 或 RSS 订阅本博客

已有 15 条评论

  1. 其实人类一点都不脆弱,总觉得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很无力,事实是只是人类个体在自然灾害面前无力。整个人类群体遍布整个地球,不是那么容易灭亡的,基数在那里。

    1. 嗯,可以从不同角度,这也能理解为地球自身的调节能力,特大灾害都是局部的,全球性的灾害又是缓慢演进的。这种情况下,人的基数分散了风险,但也只是分散在地球生态内。

  2. 前些天看一个院士讲,地球温度一直是在变化的,有更冷的时候,也有更热的时候,所以感觉温室气体是个伪命题。

    1. 这个在学术界还有比较大的争议么?

  3. 今年或许能体验到冰上走人的温度了。

    1. 感觉杭州这个纬度,不太可能。

  4. 当时工作第二年,在上海出差。惊诧于上海80块钱的票价,没舍得去。
    从来没探求过灾难片的意义。

    1. 80块放今天,也不便宜啊,怀念前几年补贴大战10块一张。

  5. 大学看过这个片子,就当科幻片看的,还没有这么都感慨。

    1. 现在也就看电影会想想,日常都得忙着搬砖😂

  6. 敬畏自然,找到跟地球和谐相处的模式远比探索宇宙更紧迫

    1. 也比元宇宙更紧迫,哈哈

      1. 元宇宙就是个扯淡,哈哈~把AR、VR拿出来冷饭热炒~

  7. 记得看这部片的时候是我上初二的时候,2007年吧,在天桥买了一张有十几部电影的DVD。第一次看的时候可以说是心灵的一次震撼。

    1. 是的,一部值得N刷的电影。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