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这部电影我没有看懂。但还是忍不住写点什么,碰到一部没看懂的片子,也是值得纪念的。

我的整体感觉是片子太先锋、太极致,这不是我的菜。它火起来的原因主要是获得国外诸多奖项以及专业影评人不遗余力的推荐。在虹膜公众号甚至看到一篇题为「这部成本只有100万的电影,帮助中国电影进步了五十年」的文章,还是老外写的,得激起多少像我这种菜鸟的好奇心。让常年不进影院的我也破费买票观看。

很多人评价这部电影像诗,但我觉得不然,虽然很多诗我也读不懂,但诗的语言和韵律是美的,仅仅把诗朗诵出来也是种享受。镜头是电影的语言,这部电影的镜头显然谈不上美,而且晃的头昏。

如果一定要找个比喻,我觉得它更像意识流。电影在现实与幻想之间随意切换,真假难辨,有强烈的意识流特点。看完电影,我很自然的想起大学有过一次类似的体验,那是在看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的时候。从那之后,我再没碰过意识流小说。

走出影院的时候一头雾水,于是在豆瓣上翻看影评,希望能找些线索。发现像我一样懵逼的人不在少数,有一个短评说「无聊又做作」竟然获得200多个赞。这个短评简单粗暴,却是很多观众的心声。

影片的故事性极弱,几乎没有。就像把一幅泼墨做成拼图,泼墨已然虚无飘渺,导演还要拿掉几块零片,连全景图都拼不出来,何谈理解。导演自己说过,他不打算拍所谓「最好」的电影,而是希望去尝试其他导演没有用过的创新手法。

影片毫无章法的随性拼接,让我看的时候几乎睡着,甚至多次掏出手机查看时间,希望早点结束。直到那段著名的42分钟长镜头,才让我感受到一点真实,起码长镜头是线性的,这42分钟总算有点故事——陈升回忆自己坐牢的经历,撩妹唱「小茉莉」等——虽然这些故事放在整体电影中,仍然不知所谓。

除了长镜头,另一个印象深刻的片段是片尾时光倒流的设计:当两辆火车相向而行时,时钟映在车窗上并真的倒转起来。当时坐我后排有几位女生小声叹道「好浪漫啊」,的确,这真是一个浪漫的设计。

行文至此,我倒是想到一个观影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在火车上画时钟的人叫卫卫,陈升侄子也叫卫卫,两者不是同一个人,但陈升侄子也曾经在墙上画时钟。前后联系起来,真假难辨、虚实难分,或许也是导演刻意安排的吧。

已经多次强调这部电影没有故事,所以「路边野餐」如此写实的名称,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意义。看完就会发现,它跟电影本身没有任何联系。据说这个名称是拍脑袋定下的,表示任性(路边)会玩(野餐),很文艺,也算宣传的噱头了。

分类: 影视 标签: none

🔔 Email RSS订阅本博客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