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ARC 浏览器刚出来时,作为公测用户写过一篇测评文章,但没有继续深入使用。

现在工作越来越线上化,Chrome 开的标签页非常多,管理不方便。我常用「关闭右侧标签页」功能关闭多余标签,以聚焦任务。虽然 Chrome 也有标签页分组,但始终用不习惯。

最近看到同事在用 ARC,于是又想再试试。用了一个多月,终于体会到侧边栏管理标签的优势。

下图是我 ARC 的文件夹结构,它完全体现了我的使用理念:用文件夹管理项目

我司按季度考核业绩,于是我每个季度建两个文件夹:

  • 需求:我的产品工作主要围绕需求来,且每个需求有明确的生命周期,子文件夹就按需求生命周期管理。然后,每个需求文件夹下就是相关的需求文档、meego 链接、figma 设计稿、参考内容等等。
  • 临时:需求之外所有的内容,比如整理汇报、整理 SOP 等。

季度结束后,全部移到归档中去。重新建下一个季度的文件夹。

这让我想起 10 几年前,那时云文档还没有成熟和普及,大部分工作文件还是本地的 Word、Excel、PSD 等文件,然后在本地使用文件夹管理项目。现在只是云文档普及之后,将本地的这种管理方式,无缝迁移到浏览器上了。

当一切都云端之后,所有的资源都是链接,浏览器就是操作系统,那么浏览器增加文件夹功能,非常的顺理成章。第一次试用的时候,居然没发现这层关系。

分类: 科技 标签: Chrome, ARC 浏览器 , 操作系统

已有 23 条评论

  1. kevin kevin

    从其他角度出发呢?Arc 比 Chrome 有什么好处呢?值不值得切换?包括境内有些不方便的连接等问题呢?

    1. 值不值得看个人需求,连接应该还好,我没研究。

  2. 学习成本增加,不折腾了,继续用 Google。

    1. 是的,习惯要时间。

  3. 最新在 iOS 上切到 Arc Search 了,很好用,替换掉了万年常驻 dock 栏的 Safari

    1. 我也换掉了万年常驻的 Chrome

  4. 这个浏览器是不是 360 抄袭那个啊,我记得有一篇文章讲说这个浏览器特别好用,然后 360AI 浏览器抄袭人家。mac 能用吗,我也下载一个试试。

    1. 必须的,我就是 Mac。
      官网:https://arc.net/

  5. 第一次知道这个浏览器,很新奇的标签管理方式。

    1. 在小圈子里挺火的,还没完全出圈。

  6. Win11 最终还是集成多标签。

    1. 好久没用 Win 系统了,都不知道进化成什么样了。

  7. Windows 端内测的时候下载安装过,因为一直没成功注册账号便没有使用。后面正式版成功注册并使用,发现和用过的 Chrome、Microsoft Edge 有很大的区别,学习成本也挺高,还是继续使用 Microsoft Edge 了。

    1. 我工作电脑切到 ARC 的一个多月时间,个人电脑还在用 Chrome。
      我觉得场景非常重要,工作中围绕项目反复使用的资源非常多,需要汇总,方便切换访问,ARC 很方便。
      个人使用中,没有这种需求,Chrome 仍然好用。

  8. 可是没说到点子上,传统浏览器的书签管理就已经是文件夹组织的了,这一点上 arc 并没有创新

    1. 继续再想这个问题,你说的对。这里本质应该是资源管理和窗口管理的区别。
      操作系统打开很多文档的时候,任务栏也是很乱的。
      ARC 的交互是解决了窗口管理。或者说把窗口管理和资源管理合而为一了。

      1. 这倒是,Arc 把传统浏览器的 Tab 和 Bookmark 合并,统一展示在侧边栏了,

    2. 你要这么说也没错,人家就是交互靠近了操作系统文件管理。
      但背后还有是个差异的:传统浏览器那是收藏夹,真正的资源窗口仍然是标签页,ARC 是直接管理标签页。
      标签页 vs 收藏夹,还是有区别的。

      1. seesee2seesee seesee2seesee

        说得很对,标签页即书签,这点有很大的区别,内侧用户对这点很有感触。

  9. 云端现在很常见,比起本地文件,不用改版后要重新发,有版本问题

    1. 哈哈,想想以前 word 文档 v1、v2 的后缀,也是好玩的。

  10. 以后有空试试这个浏览器,看起来不错

    1. 哈哈,推荐试试。

添加新评论